每天收集100多堂课后反馈,汇总100多份文件资料,回复师生1000多条信息问题……疫情来袭,教科办的工作从往常的线下转到了线上,会计学院教科办的翟琴老师没有手忙脚乱,没有不知所措,而是立即采取行动,以崭新的方式全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她说,“这种变化需要以平常心来接受、去适应,并且想办法积极应对”。
提前谋划 精心准备线上工作
万事开头难。对任课老师们来说,大规模上网课最难的时期是开课前两周,老师们要适应从“老师”到“主播”的心态转变,同时面临着学习平台偶尔的“不给力”、线上教学质量与效果如何保证等问题的困扰。为保障老师们在线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确保课堂“一个都不能少”,她在没有任何领导安排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检查会计学院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准备情况、教学内容修订情况、教学平台情况。“其实老师们的压力比同学们更大,我们几乎处在茶饭不思的状态,大家都想尽全力做好这件事。”翟琴老师始终陪着老师们一起准备,查看各方面反馈情况,商量使用什么软件能使课堂效果最优化,如何避免课堂上的一些状况等。

翟琴老师在统计会计学院师生对在线教学的反馈情况。
开课前,她看到有教师在教师群询问班级联系方式,便立即为全校任教会计学院班级的教师提供了全院96个班级的QQ群号。偶尔有学生们出现联系不到任课老师的情况,比如选修课的同学班级分布零散,为更好解决课前师生联系问题,她在会计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迅速搭建了176人的会计学院网上教学管理联系群。“教科办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我们的工作就是促进师生的沟通和磨合,做好线上教学协调准备工作。”
对学生抱怨最大的教材问题,翟琴老师积极支招,在网上寻找电子教材资源,与出版商沟通开放电子教材,并鼓励老师们拍照扫描上传。这段时间以来,每天都会有老师和学生就各种问题前来询问,她有问必答,第一时间耐心回复,忙的时候,一天要回复上千条消息。通常从早上7时忙到晚上11时,遇到学生或者老师的个别情况需要处理沟通,她凌晨还在回消息。“因为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上了年龄睡眠浅,听到有呼,醒来就回答了。”闲暇时,她也会看看师生们网上的其他情况,或者在朋友圈里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与优秀做法。
有序应对 尽责保障教学工作
正式开课后,“当头一棒”来得那么快。学校信任的网络学习平台“学习通”,短短几日就已经承受不住全国高校用户众多的运行压力了,经常是进不去也动不了,先不说教学情况不能保证,教学管理部门只靠“学习通”来记录教学运行情况既不完整也不灵活,师生们更是意见多多,而翟琴老师几乎每分钟都面临着信息轰炸。
如何完整、准确地收集到上课信息呢?翟琴老师思虑之后,决定不全部依赖“学习通”,增加人工反馈方式。“平台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师生们的课堂也是活的。”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她设计了信息反馈表,内容包含教学平台运行情况、教师组织教学情况、学生到课上课情况、教师教学环节实施情况、师生对本课堂效果的反馈情况等,分班收集统一上交,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有效保证了各管理部门的反应速度。
放弃智能选择人工,也意味着付出更多的汗水。会计学院是学校人数最多的学院,全院师生涉及的课程五花八门,她每天都要从老师和班级处收集100多堂课的反馈信息,汇总100多个文件,包括课堂效果、师生状况、存在问题等,并将每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做成简报,分类传达给学院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系(中心)主任。这些数据和资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学院教科办的线上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不仅实现了学院领导、学工、系主任、教师、学生的多边融合,更为线上课堂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面对这些工作,她说,“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要做好就要多了解,还要了解细致,只是我比别人多用一点时间,细致一点而已。”有时看到反馈效果不佳的课程,翟琴老师还会向学生详细深入地了解情况,并与相关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看到有学生缺课的情况,翟琴老师也会让辅导员赶紧联系学生,询问清楚情况。“大家都想让整个课上得更好一点,让孩子们收获得更多一点。”在学生心目中,翟琴老师原本是那个“严格检查课堂考勤、没收玩游戏学生手机”的“可怕老师”,但通过这次线上与学生们的接触,学生口中的翟琴老师变成了“可爱老师”,并十分信任她,有问题或情况都愿意找翟琴老师聊天反映。
热情鼓励 相互促进齐心前进
全国高校如此大范围地师生上网课是教学历史上的第一次,还正值特殊时期,师生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会计学院教科办及时协调各系(中心)主任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老师们尽情讨论教学上遇到的各种情况,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翟琴老师每天都会做好与教师、学生的联络工作,尽全力解决教学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困难,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们的忧虑;同时,她鼓励师生互相加油打气,将学生们对老师的感人语言、画面等在老师群中进行分享,也把老师们对学生的表扬分享到班级,以此来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们为了网课的语音清晰,不顾自己安危,外出购买带麦的耳机;为了教学时能够采用分屏,展示完整计算过程,专门去购买了平板;易冰娜老师在线上备课时对本课程37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课堂进行了调整;邓巍伟老师把自己班学生认真学习的照片组成心形图片进行鼓励;陈晓静老师下课后写下诗“共克时艰,学有所获,是我们抗击疫情的贡献,是我们相见的纪念”……翟琴老师默默记下这点点滴滴。她深谙人心向暖,也知真情可贵,感动之余,她把握好时机,把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反馈及感动进行分享,以此来鼓励师生们在电脑屏幕两端,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示给彼此。
她对工作保持着高度热情,在李琳老师和学生的“探讨学生对网上上课的学情调研”结果出来后,两人就调研结果进行讨论,越聊越投机,聊完已经凌晨3时了。公事之余,她也关心同事。她知道老师们上网课备课压力大,便时刻关注着老师们的身体状况。2月22日,她发现易冰娜老师的体温记录上显示为37.4摄氏度,超过最高限度0.1摄氏度,便立刻打电话进行慰问,提醒易冰娜老师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对工作十分认真,尽职尽责是她一贯的作风。”这是同事对她的一直评价。全天候如陀螺般旋转着,不累吗?其实,她也有因为不被理解而彻夜难眠的时候,也有觉得任务“太难了”想哭的时候,但因为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因为要把每件事做好的认真,坚持了下来。“我其实只是做了本职工作而已。优秀的人很多,我离他们还有很大的距离。”
数年如一日 用心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学院教科办的一名普通教学干事,她负责二级学院教学运行的基础工作,曾当选学校“十佳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标兵”,常年手握“优秀”之旗,年度考核亦是如此。数年如一日地坚守,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情况,每年去教学楼巡查的次数不低于百次;历年来,她所承担的各次排考、组考、归档等考务工作,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等无一差错。
她一方面给予学生热情服务和关爱,另一方面又严格要求学生。她从事的教务工作是直接面向学生的,每逢学生来咨询和办事,她总是热情解答并秉公处理;学生来找她核对成绩单盖章时,她会微笑着细心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非常实用的有关学业或学习方面的建议。
“印象中,我是一年前作为学委向会计学院教科办提交材料的时候认识了翟老师,她待人很亲切,工作也十分认真细致。她虽然不是我们的授课老师,但她作为会计学院的考勤员,总是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出现在同学们的人群中,真的很尽职尽责,让我们整个学院的学习氛围很好。”会计学院2017级学生张珍妮谈及翟琴老师时说道。
为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她在工作中也是勤于调查研究,勇于积极创新,乐于总结经验。她对学校和学院的部分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如改善试卷归档方法、完善出卷阅卷实施过程管理等,对会计学院师生课堂管理提出了“日日查,课课报”的教学检查制度,促进学院形成了良好学风,并在全校教学工作会上作为教学干事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
将每件小事都做到极致,就是另一种优秀与不凡。无论是平时还是特殊时期,她都坚守在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编织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梦。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似小实大,她也许只是做了她认为很普通的事,实际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希望大家团结一心,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共同打赢抗‘疫’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