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好师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史学习教育

文明校园创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正德好师生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德好师生 > 正文

海纳百川 吐故纳新--记我院会计系主任、“十佳教师”刘纳新教授

供稿人:会计系 摄影:刘征   责任编辑:何妍   2016-03-25   点击次数:

刘纳新教授

    刘纳新,中共党员,在读博士,教授,我院会计系主任,1994年来我院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与管理者,在二十余年不停的求索中,他已具有了一大串的头衔与称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会计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财务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第十七届理事,湖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湖南省会计学会第八届理事,湖南省科技厅财务学评委专家,湖南省政府与长沙市政府采购评委专家,湖南省绩效评估专家,湖南省管理会计咨询专家,湖南省高级会计师评委专家。

当主任,努力把会计系变大为强

    2008年,刘纳新教授由教务处副处长升任会计系主任,上任伊始,他深感责任重大,困难重重。一方面会计系是我校最大的专业系,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的影响,会计系的发展承载着许多新老财院人无限的期望和嘱托,唯有不懈努力,才有可能不负重托。另一方面,面对即将升本或刚刚升本,会计系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系相比,根本没有优势可言,所谓大而不强;同时由于新近升本,老师的教育观念、系部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都需要一个大的转变与提高。面对压力,他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和系领导班子成员一起,经常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系部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中去。

    为转变教育观念,寻找突破口和准确定位,他曾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同类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之际,了解各大名校与地方特色高校的办学理念、行业特色、人才定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等差异。通过深入调研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多次进行研讨,开展专题论证,科学制定了该系各个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奠定了基础。

    他始终认为,学科建设是系部建设的重中之重。他主抓重点不放松,全面推动会计系学科专业建设,利用我院会计学学科专业自身优势,尤其借助我院院长伍中信教授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发起人的学术影响与地位,组织成功申报了会计学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湖南省特色专业, “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明确建设任务,狠抓项目落实,及时督查工作进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会计学重点建设学科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的验收,喜获“良好”评价,为我院会计学科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学科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在学院领导和科研处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积极组织参与新建了湖南省财政与会计研究基地、企业财务信息与资本市场效应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法务会计研究基地等,为全校师生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创造条件。

    他积极支持申报及维护建设各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如财务管理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及省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省级优秀教材、审计学省级精品课程、长沙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习基地与校内的会计实验中心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

    他积极推行会计学专业人才差异化培养战略,做特色、做精品,增亮点,在会计学专业下设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与CPA(中国注册会计师)方向班。在近年来的人才培养中,均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其中ACCA方向班的全球统考单课与全科课程通过率均高于同类院校,参与华南区JHC(就业大比拼),与985或者211院校实现同台竞技,连续二年获得季军好成绩。

    他认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尤为重要,特别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是理论与实践融合度很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地位非常突出。为了加强实践教学,他一方面强调校内课程实验与专业综合模拟实训,通过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师资队伍水平,更新实训教学软件,修订实习训材,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亲自主持会计实验中心成功申报为湖南省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社会实习教学基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在他的主持下,会计系先后与全国著名的天健、瑞华、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的湖南分所、深圳诚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23家单位联合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到这些基地进行实习活动,推进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而作为系主任,刘纳新教授说把会计系由大变强是他的工作目标,虽然这个目标暂时尚未达成,但在学院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也在会计系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正一步一步靠拢,他有这个信心实现这个目标。

搞科研,致力于企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

    刘纳新教授认为,作为一名高校称职的教师,就必须熟知学科发展的前沿,而科研是获取学科前沿知识最直接、迅速、有效的途径。在紧张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科研,并把企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大量的国内外各项学术著作,科研上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近年来,他先后主持《湖南科技型小微企业投融资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要素及对策研究》《信息化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及对策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等8项省级课题及数项校级课题研究,目前只有1项在研,其他均已结项。并在会计类权威期刊《会计研究》,CSSCI来源期刊《财政研究》《系统工程》《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求索》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经济活页文选》及一般期刊上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研究及改革》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首届“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出版《企业信息化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政策支持》学术专著一部,主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统系统实验教程》二部,参编《财务软件应用技术》(用友财务通版)等教材多部。

做老师,力求每个学生成人成才

    近年来,无论职务怎样变化,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一直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先后承担过《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教学及模拟实习指导任务,多次评为校一类课程。尽管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但他始终坚持课前刻苦钻研、精心备课,课堂上全神贯注、认真授课,课后热心辅导、尽职尽责,并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他注意采取启发式与案例教学,设计了按学生学号分组、指定教学内容、同学相互点评、最后由教师总结概括的教学模式。运用这种模式教学,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文献查找与整理能力明显增强,学习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理解更加透彻,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课余时间,他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考研、就业或考证进行指导,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帮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上的困难,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高度的责任心感动着学生,深得学生敬重。

    回首二十多年的工作,刘纳新教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授和系主任,他要感谢学院的领导和同事,是他们给了他事业发展的平台,给了他正确的引导,给了他无私的帮助;他要感谢他的学生,从他们身上,他收获了为人师的幸福,收获了一颗年轻乐观的心态,收获了永不服输的果实。他信守“德高为师,学高为范”的理念,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格言,他将勤奋工作,刻苦钻研,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