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好师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史学习教育

文明校园创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正德好师生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德好师生 > 正文

桃李不言 其实荦荦--记我院“十佳教育工作者”余华博士

供稿人:学报编辑部   责任编辑:何妍   2016-03-14   点击次数:

余华博士

    余华,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学报编辑,工商管理系教师。2009年校优秀教师,2011年院“十佳教师”,20122014年度考核为优秀,20156月被评为2013-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确定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0134月,学院进行系部学科专业调整和启动学报“核心期刊创建工程”,余华博士从院工商管理系调至学报编辑部,从专职教师角色转换为学报编辑与学科专业教师双肩挑角色,工作重心从单一的教书育人转为服务育人和教书育人并重。两年多来,她谨守服务作者和服务学生的宗旨,勤思考、善耕耘,在教学、科研、编辑工作均成效显著。

    一、勤思考,笔尖铺就服务育人大视野

    2014年,学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余华博士被抽调至活动办文秘组,全程参与、兼职撰写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材料。在完成繁重的编辑、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撰写活动进展、总结材料多篇,不叫苦、不喊累,积极完成活动办布置的工作,多次受到活动办领导表扬。

    调编辑部工作三年时间里,多次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议及学术讲座,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识水平,勤思考、勤写作、勤修改,逐渐从一名从未接触过会讯写作的新手到能平铺直叙撰写会议报道、再到写作技巧日趋熟练、慢慢步入佳境渐具特色,完成了角色转换,陆续在院《学报》封二、封三发表会讯11篇。她利用手中的笔和学报这块独特的阵地,宣传了学院及学院的学术活动。2013年夏参加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刘克邦先生“文学与人生”的学术讲座,认真聆听、多方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了“湖南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刘克邦和青年学子畅谈文学与人生”发表在《学报》封二,文风朴实、评价客观,后被收录进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生命的意义——刘克邦<自然抵达>评论集》一书中;20156月受派赴四川成都参加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第20届中国财务学年会,欣遇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研究中心成立和《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报告(2015)》发布,会议结束后通过网络查询到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教授公开发表的大量论文,从中筛选出与上市公司财务指数高度相关的论文4篇,阅读、思索、勾勒出1995-2015年以赵德武教授为首的众多西财学者有关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构想萌发、理论层面设计到设想落地的心路历程,撰写并发表了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高调发布”会讯。

    逐步提升科研水平、不断增强学术能力、努力提高编审质量是余华博士调学报编辑部工作后又一重要职责。两年多来,围绕学报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和学院学科建设重点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撰写并已发表负面清单管理及行政审批改革、高校治理、新型城镇化等研究方向的学术论文14篇(含CSSCI刊物5篇、本科院校学报9篇,发表的论文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1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会文摘》转载、1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政金融文摘》转载);申报、立项科研课题6项(含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南省社科规划办、省科技厅等部门3项课题的结项任务,参与完成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社科成果评审委等部门立项课题3项。

    二、善耕耘,键盘敲出编辑领域新篇章

    调学报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后,她能够迅速调整心态、转换工作角色,积极学习编辑业务知识,提升编辑业务能力,201412月成功取得编辑从业资格。

    学报编辑部稿源数量充足,但部分作者职称和学历学位偏低、学术质量不够高,这严重制约着学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的提升。对此学院领导和编辑部负责人均深感忧虑。余华博士受委派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朋友聚会、寄发约稿函、上门拜访等多种方式,想方设法与省内外知名教授或术有专攻的年轻博士联系、沟通,成功邀约了郭复初、盖地、王耀中、曾福生、王棣华、青连斌、白彦锋等众多资深教授或年轻学者的高质量稿件,这些作者有的是年逾古稀的学界泰斗,有的是公务繁忙却笔耕不辍的高校领导,有的是中共中央党校、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知名学府著述颇丰且稿约甚众的中青年学者,这些约稿作者的论文发表后多数都被文摘刊物转载。

    从约稿、审稿、编辑,事无巨细,都需要编辑的努力。为人作嫁、付出特多,是许多编辑的同感。但余华博士却从作者的成功中同样看到了自己的收获。首推中国社会科学院林跃勤博士“‘一带一路’构想:挑战与应对”一文,虽然该文选题新颖、观点切中时弊、思路构想恢弘大气、学术质量很高,但因作者对学报编排规范、注释及参考文献等要求不太熟悉,编辑过程中余华博士多次与作者联系沟通,做了大量细致的资料查证、数据核对、格式规范工作,精心编排后发表在《学报》2015年第2期,出刊后又根据文章内容和文摘刊物的要求精心提炼观点整理成文发送给多家文摘刊物,被《新华文摘》(2015年第14期)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15年第7期)、《经济学文摘》(2015年第3期)三家刊物转载,创造了《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办刊历史上新的纪录,该文下载率目前稳居我院《学报》已发论文排行榜首位。还有约稿作者南京农业大学丁胜红博士“价值转移下的人本资本财务与非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一文,篇幅长(12版)、数据多且来源渠道复杂,编排过程中多次和作者以通邮件、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进行耐心、细致沟通,数据反复、多次核对并规范后发表在《学报》2014年第2期,后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2014年第6期)全文转载。

    据统计,《学报》2013-2014年刊载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等渠道转载论文27篇(次),其中余华博士担任责任编辑的被转载论文有18篇(次)(占2/3)。

    三、守初心,讲台站出桃李满园好收成

    忠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高质量服务学生是余华博士始终不渝的选择。虽然调到学报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仍然把接受系部安排、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第一要务。两年来,精心备课、认真讲授完成了管理学原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国学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等4门课程共4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所授课程每学期(学年)均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2012年参加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管理学原理组二等奖;组织完成了历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担任管理教研室主任期间,多次组织、参与各类教研教改活动并主动承担公开课的教学,教学效果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