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7月6日至9日,我校为暑期班学员开设“经济史专题”课程,邀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何石军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关永强教授来校讲学。校内外600余名师生参加学习。

武汉大学何石军副教授授课现场
何石军以经济史上的重大话题“大分流”作为课程的导引,通过“大分流与市场整合”“契约文书与清代土地市场”“刑科题本与清代婚姻市场”“历史的长期影响”4个专题向学员们介绍了如何基于史料提取历史大数据并发现和研究经济问题。在“大分流与市场整合”专题中,何石军使用人均产出、低技能劳动者工资、人均寿命和身高等史料数据展现了大分流的历史事实,并对比了东西方贸易不同距离的成本,然后从市场整合水平的视角对大分流现象作了解释。在“契约文书与清代土地市场” 专题中,何石军通过挖掘契约背后的土地市场的买卖和典当活动,分析其背后隐含的古代民间金融活动。在“刑科题本与清代婚姻市场”专题中,何石军介绍了如何从清代刑科题本中提取大量嫁娶信息,并使用同一的框架分析了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古代婚姻中的彩礼水平。在“历史的长期影响”专题中,何石军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用明代长城建设后两侧科举制度差异这一历史事件构建模糊断点,分析了长城两侧相似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期差异。

南开大学关永强教授授课现场
关永强阐述了唯物史观的经济史基本分析方法,从德国历史学派开始介绍了经济史学科的历史渊源,并利用8节课时间讲授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经济史。在古代史部分,关永强介绍了古代农业技术进步、土地产权制度变更、农业基本生产关系调整、清朝时期传统农业面临的生态约束以及工商业与政府关系的长期变化,阐述了我国货币形态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过程,重点梳理了我国古代人丁为本的赋役制度向地产为本和货币化税收制度的改革历史。在近代史部分,关永强介绍了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扩张下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并引导学员从不同线索全面认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授课现场
两位专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从数量庞大的史料中梳理出一条条清晰的线索,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有宏大的历史叙述,又在微观案例中体现出深深的人文关怀,为全体学员提供了一份经济史学“大餐”。学员们纷纷表示,两位专家的讲授让他们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对经济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所运用的方法和提出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