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沈越教授来校讲学

供稿人:王玉喜 摄影:刘文正   责任编辑:何妍   2023-12-04   点击次数:

(本网讯)123日上午,应经济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沈越教授来校作“马克思市民理论的四大组成部分——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专题讲座。讲座由校长刘长庚主持,科研处处长李勇辉,经济学院副院长彭千芮、专任教师及联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共40余人到场学习。

讲座现场

沈越认为,现有译著选择性地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Bürger”这类术语一词两译为市民或资产阶级,与马克思一词一义明晰界定市民与资产阶级两类不同概念的德文原著明显不符。这不仅极大扩大了“资产阶级”外延,使“中产阶级”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几近消失,造成了对原马克思主义市民概念及其理论的误解甚至曲解,更忽视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市民社会理论,而这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的主张明显相悖。

沈越指出,马克思在1860年后,从古典学者笼统、浑沌概念中将现代经济解析为“资本主义”的与“市民”的双重性质,明晰劳动力在流通领域的买卖受市民自由平等原则支配,在生产领域被剥削受资本主义剥削原则支配,从而在市民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阐明了资本占有规律。马克思通过四形态模式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的阶级观,描述三形态模式人类社会从前市民社会向市民社会演进的自由观,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市民化的“特殊”。

参会师生表示,沈越教授四十年如一日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理论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学术成果丰硕、逻辑思维缜密、观点见解独到,此次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