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月17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文旅志愿服务支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走进益阳市安化县梅城镇长安村、高明乡司徒铺村,开展为期13天的“播撒艺术”文旅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剪纸教学,在剪刀中感受非遗魅力
梅山剪纸是以梅山文化为底蕴,在湖南益阳安化地区流行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2009年被确定为益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们通过PPT等形式向司徒铺村、长安村暑期班学员展示了精美的梅山剪纸作品,详细介绍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艺术风格,并手把手教孩子们用剪刀剪出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

志愿者们在教孩子们梅山剪纸技艺。 杨倩怡/摄
祁剧教学,在枪法中感受非遗魅力
祁剧,也叫“祁阳戏”“楚南戏”,因发祥于湖南省祁阳县而得名。祁剧十八枪,包括单枪、双枪及皮球枪等枪法。学生们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从热身开功到逐一学习枪法、枪式。通过热身开功、复习旧课、新授枪法等环节,孩子们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感受到了祁剧枪法的独特魅力与韵律之美,真正体验到祁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与文化价值。

志愿者教学生枪法。 陈洁/摄
书法教学,在笔间论道
为了弘扬和传承书法艺术,志愿者们为长安村、司徒铺村两地的孩子们带去了毛笔书法艺术课。志愿者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并手把手地对孩子们进行控笔训练,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让孩子们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初步认识。

志愿者手把手教学生控笔训练。 李美盼/摄
手舞教学,在舞姿中感受美好
手势舞是用手来表现节奏的一种舞蹈。志愿者们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为长安村、司徒铺村孩子们带去了精彩的手势舞教学。课堂上,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讲解了手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并带领他们一起练习,以《明天会更美好》为曲目,共同完成了一段精彩的手势舞表演。

志愿者在教孩子们手势舞。 左玉琦/摄
朗诵教学,在抑扬顿挫中体会韵律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走进司徒铺村,通过课堂讲授、示范表演、互动练习、朗诵比赛等相结合的方式,传授朗诵技巧,引导孩子们感受朗诵的韵律美和情感深度。通过趣味朗诵,孩子们的朗诵技巧有了明显提升,能够有感情地朗诵《中华少年》等作品。

安化县高明乡司徒铺村学生朗诵《中华少年》。 杨倩怡/摄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文旅志愿服务支队是湖南省22支高校文旅志愿服务支队之一。支队由人文与艺术学院王亚辉老师申请成立,队员来自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等40余个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支队成立以来,持续以“播撒艺术”为主题走进乡村地区开展文旅志愿服务,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学习强国报道链接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