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与人工智能学院(筹)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3月28日上午,创新创业与人工智能学院(筹)在办公楼1014会议室召开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学院党务负责人余华、行政负责人李小娟,教务处副处长郎琳及学院相关负责人、教研室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围绕《创业基础》《人工智能》《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劳动教育》五门通识课程改革方案展开深入研讨。
余华强调,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认识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下,要以“双创与AI”为主线,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通识课程体系,在全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突出创新创业导向,将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李小娟结合学院定位,提出“双创AI融合”通识课程建设理念,即创新创业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传统财经知识与数字技术交叉渗透。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她强调要大力推进“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估体系,加强《创业基础》课程项目孵化。
针对《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学院相关负责人提出“三化三适”实施路径,即教学内容通俗化、案例选取财经化、实践平台云端化,确保课程适用于零基础学生、适应财经人才培养需求、适应云端实践发展趋势。
郎琳对课程改革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并从教学管理视角提出建议,强调要注重课程评价体系创新,建立“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的多维考核机制。
与会教师围绕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增设AI创业案例库、开发企业实训模块等建设性意见。
此次研讨会明确了学院课程体系改革方向,为“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筑牢根基。学院后续将整合资源,加快课程改革,打造财经特色课程群,推进“师资强基工程”,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为培育“财经+科技”创新型人才持续发力。